围绕学校 “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”的发展目标,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(以下简称网信中心)按照“需求引导、应用驱动、统筹推进、融合创新”的总体思路,在稳步推进学校信息化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设同时,聚焦师生需求迫切和反应强烈问题,提升信息化使用体验感和满意度,为师生教学、科研、学习和生活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。
以师生为中心,切实改善师生网络使用体验。
主动出击,提前布局,优化网络环境,确保网络畅通,为学校线上线下教学提供有力保障。2020年暑期,网信中心领导班子经过多次研讨,在拟定“教室课程资源录播建设”项目同时,针对在线教学可能会带来的出口带宽瓶颈问题,部署申请校园网出口带宽扩容,从原来的5.5G提升到8.6G,并调整网络策略,避免了学校网络出口可能会出现的拥堵现象;扩容后部署用网峰值测试工作,保障每月师生免费流量从30G提升至60G的网络通畅。2021年暑期完成有线网络升级改造,校内主要楼宇间主干网络实现万兆互联、千兆至桌面,有线网使用更高速流畅;升级校园网认证系统,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无感知认证;启动室外无线建设项目,计划2022年底实现校区内网络全覆盖,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化业务和移动应用需求,为师生沟通、领导决策提供便捷的通信环境。
加强公共应用平台建设,增加资源访问途径。
网信中心以方便师生为宗旨,统筹全校各业务部门需求,梳理和优化学校主要业务流程,融合业务与数据,推进数字资源服务云平台的建设,部署优化了校园WebVPN平台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(图1),开通了“一键建群”方便师生线上沟通,部署了“服务大厅”、“OA办公”、“网络教学平台”、“研究生成果认证”、“协作单位入校申请表”、“【课程替代】与学分认定”等业务线上办理流程(图2);积极推进网上服务大厅(图3)和企业微信(图4)等设施平台建设,应对 “停课不停学、停课不停教”,在企业微信中建设上线了“学生出校申请”、“学生2021暑假留(返)校申请表”、“接诉即办”等十多个高频、多面向的办事服务流程,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,实现在线申请(预约)、审批、查看等功能,真正落实了“让数据多跑路、师生少跑腿”的目标。
(图1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)
(图2 网络教学平台)
(图3 师生综合服务大厅)
(图4 企业微信应用)
着眼一线教学,积极打造信息化教学环境。
疫情发生以来,教师授课从现场教学向线上线下同步教学转换。网信中心针对教学新模式和师生新需求,在智慧教室、公共教室及博远楼机房的教学信息技术方面勇于创新(图5),利用寒暑假,解决了大规模高并发直播录播授课的各类技术难题,完成教室课程资源录播建设项目,实现了公共教室、机房和会议室同步直播录播,满足了线上线下同步教与学的需求,保证了所有同学都能获得优质的听课质量,让每一个学生不因疫情而耽误学习,为兄弟院校返校复学提供了经验。此外,今年暑期完成浩学楼东全部12间阶梯大教室(图6)和励学楼220、211,瀚学楼103小教室样板间(图7)的多媒体设备改造工作,根据各教室的不同大小和布局,大教室采用多屏显示、蓝牙麦克扩音等方式,提升教学技术手段和环境条件,力求课件呈现无死角、声音传输无盲区;试点多功能白板、无感知考勤、无线投屏等便捷教学手段;试点小教室不同形式样板间建设,拟通过征求师生本学期的使用反馈意见,为明年全部小教室多媒体改造提供参考经验,脚踏实地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。
(图5 博远楼智慧教室)
(图6 浩学楼东阶梯大教室)
(图7 瀚学楼小教室)
新冠疫情给学校师生和各级管理者带来了教学和工作模式的改变,大家已经逐步接受并形成互联网思维与习惯,越来越多源于实际工作的信息化需求不断被提出,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化服务上不仅要有超前意识和长远规划,还要能够灵活响应各种业务场景、支持不断演变的管理与服务需求。网信中心全体员工充分认识所负重任,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,努力提升管理服务质量,全面优化网络信息化运维服务机制,着力提升师生信息化服务满意度,将“管理育人”与“服务育人”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。
编辑:伍小蓉、左芳舟